蘋果(Apple)已經是一家消費性電子大廠,這點是毋庸置疑的;但問題是,該公司是否能在未來一直保有其CE市場領導地位?答案是肯定的。
有遠見的金主都會把錢拿去投資Apple,不是因為該公司未來會推出的獨特產品,而是因為其目前的業務模式,以及其謹慎、有秩序的企業經營方式。而無疑地,Apple已經為這個產業帶來結構性的轉變。
聽起來很誇張嗎?但我確實這麼認為;Apple的iPod、iTune、iPhone與Apple線上商店不僅引領風潮,該公司也建立了一個新的企業典範,儼然已對消費性電子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力;而Apple產品在全球受歡迎的程度以及其業務模式,都是空前絕後的。
每年一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、全球矚目的消費性電子展(CES),讓世界各地的電子大廠絡繹於途,神秘的Apple卻從來不曾出現在展場上。但高調迴避CES的Apple,每次在展會期間卻總是以新產品與新企業訊息的發表,搶走所有競爭廠商的鋒頭。
就算在CES會場看不到Apple的攤位,這家公司還是在參展廠商與參觀者之間、以及展會期間無數座談會上,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議題。
多數CE大廠的主管都不諱言對Apple的嫉妒;有些人甚至疑惑,為何Apple能如此成功,而自家公司到底是哪裡出錯?最佳的一個例子就是日本新力(Sony),該公司不久前推出了一個簡稱為SOS (Sony Online Service)的新服務,看來就是種參考Apple模式的產物。
藉由SOS,Sony試圖透過對旗下裝置提供影片、遊戲與音樂的方式來創造差異化,這種服務能讓消費者只要付費一次,就能在電視、手機或其他可識別相同SOS登入帳號的電子裝置上,使用相同的數位程式或檔案…這是不是有點像Apple的線上商店?
筆者認為,Apple將持續保有其領導地位,只要它不背離自創的一套新規則;不管是經過設計還是無心插柳,Apple幾乎違抗了所有消費性電子產業所發展出、已經成為標準作業程序(SOP)的傳統,並在競爭激烈的CE市場取得勝利。
以下列出五個傳統消費性電子廠商長久以來遵循的「信條」,但Apple已經證明這些再也不合時宜:
1. 總是準備好「一系列產品」──這些產品有性能、價格與功能組合上的差異性;廠商們不奢求出現一種「明星」商品能風靡大眾,「多樣性」是消費性市場不可或缺的條件。
2. 與同業和諧相處──只能支援專屬軟硬體環境的獨特裝置是行不通的,消費者會期望家裡的Sony電視也能搭配Samsung廠牌藍光光碟播放機。
3. 不能有錯誤觀念──這是一個毛利非常非常低的產業,因此如果擁有主導割喉價格戰的專長,將能確保你在消費性電子市場得以生存。
4. 隨時準備好迎合市場上前所未見的新規格──例如最薄的平面電視、支援7,680×4,320或3,840×2,160高解析度畫質,還有3D電視;這些技術進展能擦亮CE廠商的「創新領導者」光環。
5. 耗材與週邊配備才是真正的利潤來源──就算旗艦級產品的價格已經殺到見骨,其週邊配備與耗材還是一直會在零售店擺著賣,所謂「失之桑榆,收之東隅」。
以上的規則說明了為何Apple改變了產業局勢,而那些與傳統SOP大相逕庭的實際作為,現在或許可以稱為「Apple法則」;以下是筆者認為,Apple能在CE市場維持不敗地位的五個最佳理由:
1. 專注於你的旗艦級產品
Apple在手機市場是個完全的新手,卻僅用唯一的手機產品iPhone,就顛覆了全球的智慧手機市場。iPhone沒有一系列產品,沒有高低階的差別,無論全球各地消費者有不同喜好跟預算,它就只單一種產品;反觀全球第一大手機廠Nokia,就是被旗下琳瑯滿目的手機機型、作業系統平台與區域性產品策略所拖累。
2. 增強你的「生態系統」影響力
Apple與Apple的廣大粉絲們,都非常忠誠於其Mac環境,根本不在乎與其他廠商為善;而Apple非常專注於旗下產品的可用性與連結性。當然,並非所有Apple產品都是自成一格的(這家公司其實也是很愛標準的),但該公司不會花太多時間與投資,好讓iPod能跟其他廠牌的CE裝置相容。
3. 放棄低階市場、忠於高階市場,遠離那些很快會變成熱門商品的CE裝置
從Mac到iPhone,Apple一直都是個獨行俠,不曾把產品技術授權給其他系統OEM廠。這讓Apple一直能把Mac系列電腦的產品售價維持比其他PC高,且保有足夠的Mac擁護者。通常CE廠商都會將低階市場視為主要收入來源,但這得清楚知道如何在超低毛利的價格戰中取勝,這在亞洲眾多OEM/ODM廠興起、開放性平台當紅的時代,更是難上加難。
4. 認清現實,硬體規格已經不再CE產品的成功關鍵
追求更快的速度、更高的畫質或解析度等條件,已經成為CE市場競爭中的特色;人人都相信更高規格的技術將有助於產品的銷售。但想想iPhone,Apple讓觸控技術成為新一代智慧型手機的重要功能。該產品的基本技術並不是最新的,Apple也沒有發明什麼新裝置,卻想出了把觸控螢幕用在手機上的這個好點子,而且設計出讓iPhone與眾不同的使用者介面。
5. 創造出屬於iPod與iPhone的經濟模式
Apple讓全世界都加入了為該公司旗艦產品開發應用程式與週邊設備、耗材的行列;這一點只要你的產品贏得市場滲透率戰爭,其實不難達成,因為每個人都會想要分一杯羹。而Apple所創造的iPod與iPhone經濟,可說是其中的典範。Apple深知,那些第三方應用程式有助於推升Apple的產品價值,而那些週邊設備則是能讓Apple的裝置更深入廣大CE市場。
綜合以上,只要Apple能保持在市場創新上的靈活性與專注,筆者認為,Apple將會一直──或者至少好一段時間──保有其不敗地位。
(參考原文: Is CE going the Apple way? The case for Apple,by Junko Yoshida)
不能說他100%對,但是他點出了一些我以前沒想過的點,
其實這邊有兩個 問題
1. 為什麼Apple都能發明出"早就該被發明出來"的東西?
2. Apple行銷其實並沒有打的很兇,但是為什麼一推出東西就會引起很大的話題呢?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